再次阅读《梁家河》描写乡村美食的句子,在一章一节、一字一句中感受习总书记描写乡村美食的句子的七年知青生活,描写乡村美食的句子他把自己看成是黄土地的一部分,与梁家河的群众融在一起,同吃同住,一起铡草、挑粪、放羊、修地、建铁业社,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干,不经意间我会感觉竟如此地接近梁家河窑洞里的故事和那段艰难的岁月。

书中有一个片段这样写道:“梁家河的酸菜,习近平念念不忘。2004年8月1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时说:‘(刚开始)什么都不会吃、不爱吃,五谷杂粮,到哪里都是五谷杂粮,是糠菜半年粮。慢慢地我们就学会描写乡村美食的句子了,没有还不吃啊。最后最爱吃老百姓送来的东西,这家送来一个玉米糕,那家送来一个高粱米团子,吃得都很好。酸菜成为我最好的的美味佳肴,以至于到后来,我到现在都想念那个酸菜’。”这一段话让我百感交集,浮想联翩,或许习总书记更想念的是酸菜所承载的那段青春岁月。

酸菜,对现在的人们而言是开胃小菜、下饭菜,可是在习总书记插队的那个年代,吃不饱、穿不暖,物资极度匮乏,酸菜就是陕北农民的主要蔬菜,也是最简单、最实惠、最经济的选择。在陕北的农村,每到深秋时节会呈现出一幕红火热闹的情景,窑洞前院子里男女老少纷纷上阵,露天支起的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一颗颗大白菜在忙碌中变成描写乡村美食的句子了陕北餐桌上的独特风味——酸菜。

一颗颗大白菜经过洗菜、煮菜、撒盐、压菜、发酵之后,渐渐地从绿色变成淡黄色,大概十多天后,酸菜便可以上桌了。酸菜加上现杀的猪肉,便成了陕北人最难以割舍的情怀——猪肉熬酸菜。在陕北农村地区也一直流传着“酸菜里面熬猪肉,怎么吃也吃不够”的俗语。可是,在习总书记的插队生活里更多的只有酸菜,而没有猪肉。寡淡的酸菜是村民们从深秋到来年初夏的主要蔬菜,粗糙的高粱团子和玉米面馍馍更是最普遍的主食。在艰苦的环境中,一碗酸菜就着一个玉米面馍馍或高粱团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陪伴着习总书记在山沟沟里、土峁峁上砍柴、背柴、打坝……同时七年艰苦的知青生活也锤炼了他顽强的意志,铸就了他为民造福的初心,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从那时候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一碗酸菜,看似平常,实则非然,它包含了许多许多,它仿佛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生活好了不能忘了过去,不能忘记了我们的初心。作为我们青年一代,要自觉向习总书记学习,向先辈们学习,在这片黄土地上锻炼自己,立足本职,积极奉献,在基层一线留下我们奋斗的足迹,在平凡岗位书写我们辉煌的人生。

就念这一碗酸菜,就恋这一片黄土!酸菜是黄土高坡的一种情怀、一种牵挂,这份情怀和牵挂包含着黄土地人们的淳朴与真诚,这份情怀和牵挂是我们无论走在哪里都念念不忘的黄土情。

作者:贾强

编辑:樊婧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