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时形容美食传承的句子,以月为历形容美食传承的句子,蔡邕《独断》曾云:腊者,岁终大祭也。《诗经》亦曰: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故月阴历十二月初八,祭祀八神,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腊八食粥,始于千年之前,风行于宋,盛于明清,不论朝廷官府,僧院寺庙抑或黎民百姓,皆有此习俗。《帝京岁时纪胜》云:腊月八日,家家煮果粥。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门灶陇亩,阖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道光《腊八粥》诗曰:“一阳初复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节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食粥,传承至今,风俗依然。腊八之日,晨起,备柴火,支鼎锅,入清水,取秋收五谷杂粮,冬藏山野干果,汇为八宝纳于锅,慢添木柴于灶内,微火熬煮于锅中。少顷,锅中水声汩汩,如鸟雀啁啾出没于林间,米粥翻腾,似大珠小珠滚于玉盘,细熬慢煮,约一时辰,嗅其味,粥香袅袅,如腾云驾雾信步于天庭,目其色,五彩斑斓,似珍珠玛瑙凝结于九鼎,至此,腊八粥始成。
袁枚曾云:见水不见米,非粥也形容美食传承的句子;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腊八之粥,亦需如此境界,谷粮干果,交融交合,闻之怡人,舀之浓稠,以糖调味,食之软糯,三月不闻韶乐亦足矣。袁随园诚不虚也。
八宝者,南北各异,不一而论,亦不需拘泥定数,少者四五种,多者十几类亦可,多取其吉祥之意也,桂圆喻之富贵团圆,百合喻之百事和睦,红枣、花生谓之早生贵子,莲子心谓之恩爱连心,核桃象征合合美美,栗子象征大吉大利……讨彩头也。
腊八之日,还需腌蒜,以备除夕饺子之用。取紫皮蒜,购老陈醋,蒜瓣去皮,装入坛瓮,浸入陈醋,盖盖封严,除夕启封,蒜瓣湛青翠绿,酸甜辣爽,陈醋平添蒜香,扑鼻而来,试想除夕之夜,一口饺子,一瓣腊八之蒜,一口酒,越吃越有。
王老虎曰:
腊八及至,年味渐浓,麦黍冬睡,农具孤零。
寒冬未逝,早春已行,天高气爽,雪映新晴。
腊八食粥,人体安康,取八宝意,合家兴旺。
继古延今,盛名远扬,腊八之粥,千古流芳。
坚持原创美食文章,央视《味道运河》《吃货传奇》美食顾问,美食纪录片《搜鲜记》总策划王老虎与你共同搜寻舌尖上的“鲜”!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