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神经研究方法总结 第1篇
侵入性研究
侵入性研究,顾名思义,是对研究对象的身体有侵入性和伤害性的。
正常认为,如果大脑的某部分区域,对于某种行为和认知功能是有贡献的,那么当它受损之后,这部分的贡献会消失,那么对应的行为和认知功能就会受到损害。例如部分人脑中风时导致不会说话,就是因为脑中风损伤到大脑中负责语言的区域,导致没有办法正常发音、组句或进行有意义表达。所以科学家们,会通过研究脑损伤,来探索某个脑区所负责的功能。
这种研究方法也会区分主动和被动。使用人做被试时基本是被动的。一般是寻找一些大脑本身受损的病患,去研究他们的行为和认知。而使用实验动物做被试时,可能会有意的去破坏它们大脑中某部分皮层,或将实验记录设备植入动物的脑,而去进行试验。
这种研究一般包含,脑损伤研究(brain leision),单一神经元记录(single-cell-recording),神经手术(neurosurgical)等方法。
非侵入性研究
非侵入性研究,是大多数研究员用到的研究方法。一般利用对大脑没有任何伤害的实验仪器,通过对大脑进行扫描、活跃记录、部位刺激等方式,来研究大脑。
当然在非侵入性的实验仪器里,也会分纯脑结构研究,或者针对功能的研究。比如我们常听到的CT,一般就被用于判断脑结构及确定损伤部位。而如果是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则是用来记录大脑的血氧含量变化,即在大脑工作时,不同皮层区域所处的活跃状态导致血流中氧气含量不同,从而来判断做某项任务时的脑区活跃情况。
非侵入性的研究方法很多,比如前面提到的脑功能及成像设备(fMRI,EEG,MEG,PET)、经颅磁刺激(TMS)等,都被广泛用于脑科学实验。
脑神经研究方法总结 第2篇
1.直接刺激法 打开颅骨(动物实验或人的颅脑外手术),用机械的或弱电流直接刺激大脑皮层各个点以获得其机能的知识。其中潘菲尔德及其同事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所做的工作最为出色。他们发现刺激一级皮层区能引起病人最简单的感觉,而刺激二级皮层区则引起复杂的、在过去经验中所形成的完整的知觉映象。
2.间接刺激法 外界声、光信号通过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法“间接”刺激脑皮层来观察动物与人的行为变化,或记录脑的诱发电位来分析大脑各皮层区是如何接收外界简单或复杂刺激信号的,即观察在外界信号所引起的较为复杂的积极心理过程中,通过诱发电位在大脑皮层各部分参与活动的广泛过程和程度。
3.微电极刺激个别神经元法 用微电极插入动物皮层和皮层下不同的组织,引出个别神经元的电位,从而发现各个神经元对刺激物所起的反应是不同的。皮层一级区和二级区中各个神经元对刺激信号的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脑神经研究方法总结 第3篇
传统细胞记录技术
1、单细胞记录(single-cell recording):将微电极输送到单细胞或细胞外液中,观察细胞电导率和放电率的变化;
2、多单元记录(multiple-unit recording):通过大电极来测量一组细胞,观察电活动;
3、脑电图(EEG):将大电极粘在头皮上,测量大脑的全部电活动,结果以波的形式呈现出来;
现代大脑成像技术
特点: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观察大脑内部的组织、变化、活动和功能;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在受试者进行某些认知任务时,扫描测量其大脑中的血液流动情况;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将其附着在葡萄糖或氧分子上,注射入血液,同位素浓度会随着认知活动而波动,设备通过计算同位素发射的正电子数量判断大脑活动;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将受试者放在充满强大磁场的管道中,用无线电波脉冲对身体进行扫描;设备接收被反弹的无线电信号,将其转化为动态图像;
这两个技术的目的都是:map the brain;
脑磁图(MEG, ):神经元启动的时候会引发磁场的变动。通过此原理,受试者带上充满冷磁极的头盔,通过某些认知任务继续大脑活动数据,并以视频形式呈现出来,从而知晓变化的精确位置和活动形式;
KESM(knife-edge scanning micro-scope ): 由钻石刀切割组织,计算机扫描成像,确定大脑具体细节(每一个神经细胞的连接和位置);
方法论3
大脑刺激技术
In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将线圈绑到头上,通电,产生磁场,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观察身体反应;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